少食多餐,切忌暴飲暴食
膳食結構搭配合理
多吃水果多喝水
節(jié)日期間,食物品類豐富雜亂,容易使人上火,便秘。多吃水果,可以清熱、解毒、潤腸,改善人體的代謝機能。一般在餐后3小時左右用水果當零食,進食量以4-5兩為宜。春節(jié)期間進食較多,尤其堅果類零食必不可少,容易造成“上火”等,每日喝水要達到1500~2000 毫升,根據(jù)研究表明,飲水過少可引起脫水狀態(tài),不僅會降低認知能力和體能,并且會增加泌尿系統(tǒng)疾病的患病風險。
注意特殊人群的飲食安全
每年春節(jié)假期,都會有不少慢性病患者因吃喝不當,病情加重或者急性發(fā)作而就醫(yī)。下面就慢性病患者及老人小孩特殊人群合理飲食簡述一下:
糖尿病患者:注意控制總量和進餐順序,除了按照日常糖尿病飲食基本要求外,注意食物的進餐順序,按照先菜后肉再主食的順序,控制攝入飲食能量不超標。
心血管病患者:飲食要“三低”和“三多”,低脂、低鹽、低糖;多食蔬菜、大豆食品及魚類。
胃腸疾病患者:選擇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,忌辛辣刺激性食物,忌暴飲暴食,加重腸胃負擔。
痛風患者:飲食要“三忌”和“三多”,一忌飲用肉湯和白酒、啤酒,二忌吃動物內(nèi)臟和海鮮,三忌吃豆類及其制品,減少高嘌呤含量食物的攝入;“三多”指多喝白開水和奶,多吃新鮮水果蔬菜,多吃谷類。
慢性病患者:要堅持每日服藥,戒煙戒酒,規(guī)律作息,適量運動,精神愉悅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老人小孩:身體抵抗力低的特殊人群飲食應多留意,應選擇較軟或已切碎的食物,進餐過程細嚼慢咽,還要食物既熟又透,不吃剩飯。
(駐)醫(yī)廣【2024】第01號